作者:黃崇祐
出版社:今周刊
出版日:2023年09月26日
分類:人文社科
樂讀
2022、2023年,是我人生一個階段的低谷期,特別是在2023年的下半度,這半年時間裡,扣除上班日後,每星期的休假日,不是在搭火車去三義的路途上,不然就是趕搭火車返回高雄工作的道路上。
當時,每天都處在睡眠不足、體力透支和過渡勞累的緊繃狀態中。
還記得,在那段時間裡,曾經有幾次,因為情況不斷惡化,再加上人又過度勞累,結果整個人內心大崩潰,在搭火車返回高雄的路上,憋著委屈的心,一路掉著眼淚,不敢放聲的哭著。( 哭了三個多小時)
也曾經常抬著頭問老天爺:「 這個情況、這種日子,何時才能結束?何時才能好轉?」,我不知道,自己還能撐多久。
為什麼我會如此勞累呢?因為兩年前,我前夫告訴我,他得了癌症(第四期)。而我兒子是由他在照顧扶養。當初離婚時,我們立下了條件:共同扶養,依規定我需支付孩子一半的花費,跟放假日時才能陪伴孩子等規定。
雖然規定在先,但發生了意外之事,就無法按照原本的規定走。
為了減輕前夫的壓力和經濟上的負擔,出於道義上的責任,便把幫助前夫和扶養兒子的責任給一肩扛下。
因為這樣,展開了我一生當中,最過勞的人生經歷。
在去年9月底時,前夫開刀住院的期間中,因為病情不斷惡化,我與他的家人們,為了我兒子的扶養親權,發生了嚴重的爭論,並導致雙方關係決裂。
我為了讓孩子享有安全無慮的生活,要求將小孩帶回高雄自行扶養,但前夫的家人們不同意,只因小孩是他們家唯一的獨孫,堅決不讓步。
在與他家人們,談判破裂的情況下,我便開始上網搜尋與法律相關的知識與書籍,並透過學習法律知識後,將為自己和小孩捍衛自身權益。
會買下本書,就是為了要學習更多的法律知識。
本書作者,使用非常多的真實案例來做「 憲法 」權益的解說,讓讀者們能透過本書了解、明白到,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或一些不在意的小細節裡,其實我們都享有「憲法」的權益。
例如:兒童案例中,提到的兒童享有權益,有兒童權、發展權、身份權、團聚權、思想自由、隱私權、教育權、身障全、健康權、社福權、遊戲權、免受不當對待、免致藥物濫用、免受誘拐販運、免受武裝衝突等權益。
或是,書中提到的勞工案例,並告訴我們勞工享有的權益,有充分就業權、職業自由權、就業安全權、休息閒暇權、合適報酬權、勞動團結權、團體協商權、團體行動權等權益。
書中還有非常多的「憲法」權益等著讀者們去認識,我就不再劇透了,建議買一本回家閱讀吧!
在閱讀完本書後,我並沒有學會或記住法規、法條,卻學會一件事,法律的存在,並不是拿來懲罰人民用的,而是用來捍衛個人權益,和為生活建立一個保護屏障用的。
好啦~今天就分享到這裡,喜歡本書的讀者們,歡迎至電子書店或實體書店,找尋本書喔~!